俄乌危机胶着进入第三个年头,中国同时扮演调停者和俄罗斯支持者的政策选择,让自己成为七国集团的指责对象。在中国举棋不定之时,七国集团国家本周与乌克兰签订了安全保障协议。这是否昭示着中国将其自身定位为和平缔造者的外交战略彻底失效?专家给出了不同看法。
尽管中国并非俄乌战争主角,七国集团在周五结束的会议上再度点名中国,要求中国停止协助俄罗斯侵略乌克兰, 并进一步警告,如果中国持续支持俄罗斯,七国集团将会执行更多制裁方案。
自俄乌战争以来,美国一直试图说服其他欧洲成员对中国采取更一致的强硬措施,但是始终无法突破。英国《金融时报》引用匿名官员指出,随着战争进入第三年“原本对北京的天真想法已经消失了,现在北京成为指责对象。”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和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本周四(6月13日)签署了一项为期十年的双边安全协议,旨在加强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入侵的防御能力,并使乌克兰距离加入北约更进一步。
该协议为长期帮助乌克兰发展其陈旧的武装部队,并作为乌克兰最终加入北约的步骤提供框架。协议规定,在乌克兰遭受武装袭击或面临威胁时,美乌高级官员需要在24小时内会面,商讨应对措施并确定乌克兰所的额外防御需求。
拜登在与泽连斯基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长期加强乌克兰可靠的防御和威慑能力。”
协议还计划发展乌克兰自身的国防工业,并扩大其军事力量,使其与北约标准一致。这将使两国共享情报,开展培训和军事教育计划以及联合军事演习。
美国与乌克兰的安全协议于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签署。乌克兰方面称,在与美国达成协议后,乌克兰亦与七国集团所有国家签署了安全保障协议。此外,七国集团还同意以俄资产为抵押,向乌克兰提供约500亿美元的贷款。
与此同时,首届 “乌克兰和平峰会” (Summit on Peace in Ukraine)将于本周末在瑞士召开。此次乌克兰和平峰会由泽连斯基推动,旨在就乌克兰实现公正、持久、和平的道路达成国际共识。
不过,在莫斯科确认缺席的前提下,北京上月表示,此次峰会与期望差距明显,不会出席。不止如此,路透社援引几位驻华外交官另指,在不出席和平峰会的立场招致乌方批评下,中国甚至进一步游说各国政府支持中国版的和平方案。
随着俄乌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今年以来中国对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材料和军工部件引起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关注。据路透社4月报道,美国认为俄罗斯2023年用于生产导弹、坦克和飞机的主要微电子产品,90%进口自中国;同时,中国也向俄罗斯提供了无人机发动机和巡航导弹涡轮喷气发动机。 另外,中俄两国企业还在俄罗斯境内联合生产无人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4月26日警告,北京如果不改变做法,美国和盟友将会采取行动。
北京对欧美的呼吁没有太多反应,反而选择透过外交手段试图扮演战争调停者的角色。但是随着乌克兰和平峰会日趋临近,中国的这一外交策略似乎正在经受考验。
美国德州山姆休士顿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告诉本台,北京想在俄乌危机中扮演调停者角色的难度极高。然而,与乌克兰签订安全保障协议的七国集团国家中,除意大利外,均面临内部挑战,因此他认为,签订协议后战争局势出现重大变化的可能性不大。
“泽连斯基这次协议传递出一个讯号给北京,让中国知道,所谓的中国想要扮演和平调停者难度很高,目前乌克兰看起来选边站,选在了西方国家这一边。”他说:“七国集团当然表达出同样的概念,欧洲国家打算联合力挺乌克兰,但后续支持的力道如何维持。虽然签了协议但如何落实。乌克兰得到协议后能够在战场上有突破,还是谈判桌上有更多的筹码,其实还有待观察。”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系教授夏明分析指出,基于中国与俄罗斯的“无上限”伙伴关系,中国一贯押宝在俄罗斯身上。随着俄乌局势的变化,现在盖棺定论中国的调停者策略失效还为时尚早。他认为,随着美国总统大选在即,中国正在观望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政策是否能延续至下一届政府,因此中方尚未轻易转变立场。
他说:“如果中国政府押宝押对了,那么跟俄罗斯、伊朗形成的邪恶轴心会更加强化,中国政府会更加有自信心。某种程度上也会引发或加剧中国在东海、台海、南海的进攻态势,现在还很难说鹿死谁手。”
知情人士还告诉路透社,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上月曾拜访土耳其、阿联酋等国,及发展中国家驻华外交官员,试图让这些国家支持中国与巴西上月提出的关于俄乌危机的“六点共识”。在中国版的和平方案中,中方主张通过召开各方平等参与的国际会议,公平讨论和平方案。
翁履中持有同样的看法。他还表示,不仅中国,发展中国家也在观望国际局势是否会出现变化